Fedora 18
由 cyrix 在 週六, 04/13/2013 - 21:12 發表經過安裝不同版本的Linux作業系統後......
綜合比較後我選了Fedora 18作為我的作業平臺,由於使用x64版本,有幾點要注意,要修正安裝後無音效(方法在前文章已述),第二是若在Mate的介面中,音效偏好設定不生效,要改用Gnome介面的音效偏好來切換音效介面。將/usr/bin/gnome-sound-applet用啟動應用程式使之在啟動系統時已載入便可以,其餘改中文介面已在前已述。
經過安裝不同版本的Linux作業系統後......
綜合比較後我選了Fedora 18作為我的作業平臺,由於使用x64版本,有幾點要注意,要修正安裝後無音效(方法在前文章已述),第二是若在Mate的介面中,音效偏好設定不生效,要改用Gnome介面的音效偏好來切換音效介面。將/usr/bin/gnome-sound-applet用啟動應用程式使之在啟動系統時已載入便可以,其餘改中文介面已在前已述。
安裝Mint Linux後......
介面是英文的,為使Mint Linux完全中文化,要用以下步驟達成。
首先要系統處於最新狀態﹕在終端機上鍵入sudo apt-get update完成後再鍵入sudo apt-get upgrade
安裝輸入法,終端機上鍵入sudo apt-get install ibus ibus-table-cangjie ibus-talbe-quick便可以裝上ibus的中文輸入法,同時可使用倉頡及速成。在系統工具下啟動IBus,自訂輸入法可選擇所慣用的輸入法。
要firefox改中文介面,選擇語言支援鍵盤輸入法選ibus,將漢語(香港)用滑鼠移至最頂端,系統會自動為firefox裝上中文介面,或可直接套件管理程式中安裝firefox-locale-zh-hant。
要為libreoffice改中文介面,在套件管理程式中安裝libreoffice-l10n-zh-tw便可,經過以上程序,重新boot機,便大功告成,全中文正體字介面,十分好用,個人覺得比視窗7還要好,有興趣可以一試。
最近對不同版本的Linux重拾興趣......
CentOS是與Redhat及Fedora同源的分支,軟體的安裝大同小異,受伺服器管理人歡迎,反應快及可靠,但軟件的更新速度慢(因為要穩定),沒有貼時的軟件,但追求可靠及穩定,絕對首選﹗
近日對Linux重拾興趣......
將大部份最流行版本都試試安裝,經過多日嘗試,有幾點值得記下,與對Linux有興趣者分享。
若系統記憶體在4G以下,不管CPU是否支援x64架構,都推介安裝x32版本,因為x32版本能最高支援4G,但一般x32版本都比較穩定,而且較件的問題較少。
若使用Fedora 18,SELinux可能為安裝較件及網絡打印機帶來麻煩,若不需要過份嚴謹的設定,建議關閉SELinux,方法如下:
用文字編輯器打開/etc/sysconfig/selinux,更改成SELINUX=disbled
若新手建議使用Ubuntu或Mint Linux,有經驗可嘗試用Fedora,老鬼(Linux老手)可使用Slackware,因為Slackware對硬體要求最少,效率甚好,但要諳熟Linux指令。
最近手痕痕,將大部份受歡迎版本的Linux都裝上硬盤上測試......
其中Fedora 18裝好後,需要有較多的調校,建議有經驗的Linux使用者才可嘗試安裝,中文的支援及在安裝軟件上的安排不及Ubuntu或Mint Linux,多媒體播放器要自行下載及安裝適合的程碼才可支援播放常用的電影格式。
安裝後發覺沒有音效,寫點筆記記錄解決方法﹕用文字處理器打開/etc/pluse/default.pa找出load-module module-udev-detect改成load-module module-udev-detect tsched=0,即是將Timer-based scheduling設定為零,便可解決問題。
Fedora 18安裝後liberoffice的介面是英文,更改為繁體字介面方法﹕
sudo yum install libreoffice-langpack-zh-Hant便可以改為中文介面
Fedora 18的好處是安全性高,但好處亦是壞處,所有軟體安裝都需有有效認證才能安裝,好處是碓保軟件可用及安全。
在Mint Linux 官方網站推出第二天......
便嘗試安裝64bit版本,發現有部份軟件不能使用或出現缺憾,包括Firefox及Thunderbird便成簡體字,解決方法是使用icedove及iceweasel的正體字版來代替使用。在64bit版中Picasa缺乏了32bit 的openssl,故不能連上網絡相簿,我嘗試多次亦不能在 64bit系統中安裝妥32bit的openssl。其餘所有常使用的軟件問題不太,使用速度比不同介面的Mint Linux 14都要快。
同時在同一硬盤中亦安裝32bit版本,除Firefox及Thunderbird介面問題外,在32bit版本中一切運作正常,各位在安裝中文輸入方面可以選用ibus或gcin都可以。
LMDE版表明不需要更新,除非你主動更新,不需要防毒程式,不需要重組硬盤,而且保證穩定可用,有興趣者推介一試﹗
Linux一向被視為小眾或「怪人」......
近數日嘗試了不同介面的Mint 14......
由於網上資訊總說iBus中文輸入很爛(需然我個人覺得已經很好用),但使用者大都以gcin中文輸入為主,所以在系統中安裝來試一試,以前我一向都是使用gcin配合倉頡及速成,對我來說ibus及gcin都好用,無需要比較,最重要是你個人習慣而已。
gcin有廿多種方法輸入中文(如倉頡、大易、行列、注音、嘸蝦米等等),我只選用了倉頡及速成兩種已夠用,貼上截圖以供閱覽。
Copyright © 2025,
Theme Originally Created by Devsaran